周朝佩玉有讲究君子比德于玉,无故玉不

宋代著名学者戴复古有云:“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

在我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之中,“玉文化”占据了不可小觑的地位。玉石品质温润细腻,承载着独特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内涵,经过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早已成为美好和高尚的标志之一。

从我国语言文化中的成语用词就能看出大众对于“玉”与“玉文化”的偏好。比如,甘甜鲜美的饮品会被称为“琼浆玉露”,姿态优雅、面容姣好的少女会被夸赞为“亭亭玉立”,风度翩翩的少年则会被称作“温润如玉”。

从人们的语言文化中能感受到,玉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被冠上了所有美好与高尚的品质,人们对于玉石背后的意趣和世俗化的追求,使得玉石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崇高道德与谦逊温和的象征。

佩玉的起源

玉字最早诞生于钟鼎文和甲骨文中。在我国古文字中,“王”与“玉”,写法相同,最早也被当作同一个字使用。

而佩玉这一玉石装饰品的出现可以追溯至殷商时期。

在殷商时期,许多的玉石被应用于祭祀、参拜等礼仪场合,玉制用具得到十分广泛的使用。玉制品更加深入的参与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玉佩也成为了社会上达官贵人们形影不离的装饰用品。

在商代,中国古代神权与巫术发展至高峰时代,人们将玉石与祈福避祸相关联,认为玉石是巫玉,有着通灵和辟邪的能力。而佩戴佩玉,在商代也被视作祖先力量与神意的象征。

根据我国考古人员发现,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区丙组基址西南处的殷商妇好墓中,有多达五百余件佩玉作为陪葬品下葬,可见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上流阶级已经逐渐形成了属于佩玉的流行趋势。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佩玉更是形成了一股时尚风靡。不过由于石矿开采水平与工艺雕琢水平有限,佩玉作为一种代表着风雅的装饰品,其流行范围仅限于以公侯世家为核心的上层社会,还没能流传至市民阶层。

但这种佩玉的风尚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审美观念和道德评判标准。《礼记·玉藻》之中就曾有“古之君子必佩玉”和“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这样的记载。

周朝与佩玉之缘起

公元前年,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是继殷商之后发源于华夏大地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朝的建立,代表着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至巅峰时期。在此时,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对前朝而言都出现了跨越式的提升。与此同时,玉石的开采水平与佩玉的雕刻水平都产生了很大水平的提升。

战国时期,玉佩雕刻工艺发展至相对较高的水平,玉制品雕刻工艺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玉制品工艺制成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相关审美文化也有了快速提升,不再一味的将玉器与祖宗和神学挂靠,而是越来越追求玉制品创作的多样性,为中华文明中“玉文化”的多样美奠定了基础。

周朝人们与殷商时期偏爱在玉饰品上雕刻神兽图案不同,周朝玉饰雕刻工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升走向了更高的境界。

在周朝,王公贵族们爱好佩戴玉器,更是将佩玉与周朝社会中一以贯之的礼乐制度结合起来,使得玉器成为表明社会等级秩序的象征物。

周朝的礼与佩玉

西周时期向来以礼乐制度著称,礼乐制度将社会划分为严格的等级秩序。礼乐制度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工具渗透到了周朝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之中,而玉饰品也不例外。

玉石制成品一经出现,便带有高尚与神性的色彩。在周朝,也毫不例外地被应用于国家祭祀等重大礼仪场合。西周年间,玉器成为贵族们的专利,在《周礼》中也明确规定了各等级、各阶级人士使用玉制品的规则,对玉石制成品的使用在周朝礼制的作用下得到了规范化。

毫无疑问的是,在周朝,王公贵族们的身份等级越高,他们的佩玉也就越为复杂精美。

佩玉的材质也能够体现周人的礼乐等级制度,佩玉的颜色越是纯粹,饰品的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便越尊贵。而在周朝,社会地位最高的周天子所佩戴的佩玉便是最为纯粹的“纯玉”。在当时的社会,无论学识、财力如何之高,也只有周天子有资格佩戴纯色的佩玉。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宋代学者戴复古之言,所谓的“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便是指玉石的声音越是清脆悦耳,佩玉的品质越好,玉石的色彩越纯粹,玉的质地越好。而周朝的贵族们往往佩戴高品质的佩玉,他们行走时,便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人们也会根据玉器发出的声音来调整自身的行进节奏,从而维持自己的步调符合礼制。

周朝的德与佩玉

《诗经》中曾有一首诗,名为《秦风·小戎》写道:“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人们常常认为玉的品质与君子温润谦逊的品质相匹配,在周朝,此种风尚尤为盛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正处于由奴隶制社会像封建制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风气,文化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一时期,“玉”便成为了高尚品德的象征物。人们以玉作为表征,构建了周代礼乐制度模式之下,温文尔雅、谦和有礼的“如玉君子”作为士人阶级的理想人格。

我国古代文人常常以“借物言志”的手法表明自身信念。

正如《礼记·玉藻》中记载的“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由于君子与佩玉相挂靠的道德风尚在社会范围内广泛流行,佩玉和温润君子便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

在我国古代,“君子”早已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是人人皆向往的理想人格,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想要与君子来往,人们尊敬君子,更渴望自己能成为君子。而佩玉就成为了这种如玉君子的高尚与风雅的象征物。

以玉比德的观念,在周代已经成为了贵族阶层为人处世的标准,渗透入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之中,深深地影响了我国古代中原文化的发展。

正如《礼记·学记》中记载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早已将玉器比作自身,以玉相喻,以玉自省。

小小佩玉中内涵的道德标准和内涵也就成为了自周朝以后上千年的中华民族封建社会的士人阶级所追求的美好品质。

周人的佩玉习惯

周朝“玉文化”发展兴盛,工艺水平高超。以“玉”主题的诗篇在《诗经》中屡见不鲜。而人们佩戴玉饰品的类型也更加丰富多样,不仅有我们在影视剧作品中所熟知的腰饰玉佩挂坠、玉簪、玉镯,还有许多少见类型。

战国至汉初成书的《山海经》中就曾记载有古人佩戴蛇形玉制耳饰,可见在战国时期,玉制耳饰有已经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装饰品。而玉制耳饰的作用与其他佩玉的作用类似,在东周时期,玉制耳饰的作用也包括了妇人标明自身地位,彰显等级秩序以及规范人们的行动。

自西周起,组玉佩即为西周用玉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玉佩为西周礼服制度中的重要部分。早期的组玉佩形式较为单一,由多种玉器串联而成,由丝带、料珠等数件玉璜串联成项饰佩戴在脖颈之上。

且由于周朝严格的礼乐等级制度,组玉佩上的玉璜的数量与系带方式都与佩戴者的身份有着密切关联。

《诗经》曾记载东周时期的玉饰名目众多,从耳饰、发饰、颈饰到腰佩无所不及,即使是帽子也会时常缀上华丽的玉饰。甚至有些玉饰品还会被配置在刀鞘上,周人对于玉饰直观视觉审美有着十分强烈的感受,人们往往认为玉器美好无比,无论将玉饰置于脖颈、耳垂、腰间抑或是刀鞘,都能代表着相当的威仪。

以玉为馈赠

从古书典籍中我们可以得知,周人不仅使用玉器,佩戴玉饰,以玉喻人,人们也偏爱以玉饰等玉器作为相互馈赠的媒介以传递心意。如《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由此可见,周人常常偏爱以玉饰等作为双方情谊的信物,而这种赠送行动常常发生在男女之间,以表双方深厚的情义。

而在男女双方之间的这种互相赠送玉饰的习俗便与周代上流社会之中流行的以玉为聘礼的现象有关联。

在周代,不仅仅嫁娶时会以玉为聘。各路诸侯朝拜周天子,或是周天子向诸侯王赏赐时也会以玉为礼,从而表示君臣之间深厚的情谊与礼数。

君子喻德于玉(结束语)

玉石自出现,便成为了中华大地上美好与崇高的象征。玉,能寄托个人理想,也能塑造理想人格,更能凝结整个阶层和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意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成了最早将玉与君子气概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家。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曾经总结玉所代表的象征君子气概的品质,包括“仁、知、义、行、勇、情、辞”等等优秀品质。

即便到了今天,佩玉仍然被人们视作高贵与典雅的象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wyus.com/afhhy/8409.html


当前时间: